台灣(中華民國)在外交上,長期以來一直面臨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圍殺攻擊,然自蔡政府執政以來,招式愈加劇烈,除以金錢利誘邦交國與我國斷交外,近半年則是要求國外的企業,在地圖認知上把台灣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屬。 中華人民共和國屬這件事說來也好笑,中國內地的一些省分或城市,比如說四川、上海、或鄰近我們的廣東、福建之類的,在提詞上,不會強調中國,可台灣、香港這些主權曖昧不明及部分民眾心之所向非大中國的疑義國家,就要在其前方加個中國,變成中國台灣,深怕別人認為台灣(中華民國)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。換句話說,不就是因為台灣不歸中國管,其政治制度迥異於中華人民共和國,所以才特意要在台灣前面加個中國二字嗎? 台灣因為蔣中正的政策「漢賊不兩立」退出聯合國,原有的邦交國紛紛與我國斷交(一年內從52國降到38國),而後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常任理事席位,我國的邦交國數量迅速減少,至今,僅剩下17國(統計至今日為止)。我們與邦交國間的互動,大多以經濟扶助的方式去鞏固邦誼,而在與中國的外交競爭下,其中以斷交方式要脅金錢援助的邦交國也不少,除前幾日的薩爾瓦多,近一些的,還有多明尼加、聖多美普林西比跟巴拿馬。 蔡政府執政後,頻頻面臨邦交國家友誼亮紅燈,一夜睡醒翻臉不認人的局面。一開始民眾還會批判外交不力,等到斷交到第三個國家後,人民也麻痺了,甚至覺得用金錢還來的友誼,不要也罷!就算全部斷光光也沒差。但試想,躺若台灣的邦交國被中國拔到一個都不剩時,我們又會面臨什麼樣的狀況呢? 如果我們將國家擬人化的方式來比喻的話,也許會比較真確一點。 假設台灣是未報戶口的小孩,她可以用人道的方式取得一些社會資源的救助。比如說在就學的階段,她可以用寄讀的方式受國民義務教育,以取得基本的社會知識及升學能力;在醫療方面,她也可以用付押金的方式取代讀健保卡的方式去醫生。但是,當所有人都否認你的存在時,縱使再怎麼「我思,故我在」,在這世間上你就跟鬼魅沒有兩樣,沒有人認為你擁有實體,也沒有人會站出來為你的權利義務做辯護。 因此,雖然用金錢鞏固邦誼是個不甚高尚的手段,但也是必要之惡,我們需要其他人去證明台灣(中華民國)存在,為我們發聲,而不是遺落在這個世界之外。 各取所需,值得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