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高中三年是在花蓮度過的,但當時慶修院並非花蓮縣政府推動觀光景點的主力【註】,反倒是近幾年看到同學們在facebook上分享的照片,才知道原來花蓮還有這麼一個景點可以踩(想來也淒涼,我都高中畢業快20年了說)。 註:我念高中的時間在1998年至2001年間,當時剛好面臨觀光策略由日本轉向陸客這個階段,推的景點都是團客的景點,比如說太魯閣、兆豐農場...,市區路上賣玉石跟珊瑚的店一家又一家的不停地開,但原有跑單幫帶日貨的小店卻一個又一個收掉了。 慶修院大門 到慶修院時我還在納悶:「怎麼大門就長這樣?跟台灣一般寺廟差不了多少。」電視上的大紅燈籠跟鳥居跑到哪裡去了?後來上網查了查才知道,寺廟和神社這兩者間是有差別的: 有佛尊像、僧侶居住的地方為 寺廟 ,祭祀日本的神靈者為 神社 。而鳥居是神社特有的建築物【註】, 所以屬於寺廟的慶修院,理所當然地沒有鳥居存在的。 註:鳥居傳說是 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 饒富趣味的題字 相對於一般觀光景點的中華民國美學門票,這個很文創風 票卷的背面看的到營業時間,我就不另外文字說明了。 慶修院位在花蓮吉安鄉。跟台東鹿野鄉龍田村一樣,吉安鄉是日治時代花東地區的移民村之一(當時叫吉野村),但是在戰後的日本宗教建築,只有吉安的慶修院完整的保存下來,而龍田的鹿野神社只剩水泥基座而已,直至2015年才找日本宮大工的匠人協助重建。 神社外觀採攅尖式屋定(日語稱之為:「宝形造」)的日式傳統建築,走江戶風 慶修院舊名叫「 真言宗吉野布教所」,由日人川端滿二於1917年所募建,供奉 弘法大師空海、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【註】。真言宗教派屬於密宗的一種教派,故又稱「東密」,但我對於東密的了解僅止於阿部寬演的電影「阿修羅」,所以宗教的話題到這裡就好了(笑)。 註: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, 真言宗吉野布教所改名為慶修院,原本供奉的 弘法大師空海、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也改為供奉 釋迦牟尼佛 和 觀音菩薩 不動明王像 布教所內部 拜訪慶修院的當天雨勢延綿不絕,而在我來之前也下了好幾天雨,布教所也因此內部不開放參觀,所以我只能很克難的一直繞著建築物走,用拍照的方式窺伺裏頭的樣貌。 布教所內部一隅 布教所外觀一隅 水手舍 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