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經學習|般若波羅密多心經: 心經原文、字詞解釋、白話翻譯、與超譯

經書與宇宙,AI生成圖片

前言 

因為金剛經經文提到,一切都是自悟自得,而每個人領會不同,所以我想說,如果用自己的方式來演繹心經,應該也是被允許的。所以我多少參考他人的解釋,再加上讀經的體悟,來翻譯解釋般若波羅蜜心經的內容。

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文: 

觀自在菩薩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照見五蘊皆空。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。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。亦復如是。舍利子。是諸法空相。不生不滅。不垢不淨。不增不減。是故空中無色。無受想行識。無眼耳鼻舌身意。無色聲香味觸法。無眼界。乃至無意識界。無無明。亦無無明盡。乃至無老死。亦無老死盡。無苦集滅道。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。菩提薩埵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。無有恐怖。遠離顛倒夢想。究竟涅槃。三世諸佛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羅蜜多。是大神咒。是大明咒。是無上咒。是無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。真實不虛。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。即說咒曰。
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

心經分段講解

觀自在菩薩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。照見五蘊皆空。度一切苦厄。

字詞解釋

  • 觀自在菩薩:即觀世音菩薩,又名正法名如來。
  • 行:修行
  • 般落:是梵語的音譯,是「智慧」的意思,又稱無分別智或妙智,指的是能通達一切的大智慧。
  • 波羅:彼岸之義。ˋ
  • 密:到(動詞)。
  • 多:
  • 照:行大智慧的觀照
  • 見:見證
  • 五蘊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
  • 度:度脫
  • 苦厄:身心的痛苦

字詞翻譯

觀世音菩薩,在修行更深的到達彼岸之上的大智慧佛法時,祂觀照見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等五蘊本質都是虛空,故度脫了世間一切的苦厄。

超譯

觀世音菩薩在修行更深入一層的,能解脫生死、到達彼岸上的大智慧佛法時,祂用觀照其心的方式見證到並感受到,原來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這五蘊五覺,在本質上都是虛空的。當祂悟得一切都是心念所造成時,瞬間,觀世音菩薩從這世間一切的苦痛度脫出來。

舍利子。色不異空。空不異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識。亦復如是。

字詞解釋

  • 舍利子:正受此經教誨的弟子玄裝名音譯。
  • 色:眼、耳、口、鼻、舌、身五根,以及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塵,以及宇宙間物質現象都屬色法。
  • 異:區別,差異

翻譯

舍利子:色的本質和空沒有差別,空的本質也跟色沒有差別,形色就是空,空就是形色,受、想、行、識也是如此。

超譯

色利子,我跟你說,形色表象無法從虛空中分離出來,虛空也無法從形色表像分離出來,兩者實際上是沒有分別的,也就是說,色就是空,空就是色,兩者本為一體,而其他跟形色表象一樣由心念做造的受、想、行、識等四蘊,同理也是如此。

舍利子: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;不垢不淨;不增不減

解釋

  • 是:因此
  • 垢:髒污

白話翻譯

舍利子:世間的一切都是虛空的,沒有生也沒有滅,沒有垢也沒有淨,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。

超譯

所以說,舍利子,所有世間你所感受到的、所認知到的、所想像到的、所意識到的,本質上都是虛空,皆由心念所造成,當你了解這一切後,就知道,在這世間,既沒有新生也沒有滅失;既沒有塵垢,也沒有極淨:既沒有增加,也沒有減少。

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,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生香味觸法,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,無無明,意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無苦集滅道,無智亦無得。以無所得故。

字詞解釋

  • 色:眼、耳、口、鼻、舌、身五根,以及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塵,以及宇宙間物質現象都屬色法。
  • 受想行識受即感受,有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三種。想,即想像。行,即思考。識,識,即了別。
  • 無明:過去世的無始煩惱
  • 苦集滅道:生死苦果,又由惑、業集合而生;寂滅樂果,是由修道斷惑所得。

白話翻譯

因此,在空中無色相,也就沒有受想行識這些感受,沒有眼耳鼻舌身的意識,當然也沒有聲香味觸這些色法。從無眼界到無意識界,沒有過去世的無始煩惱,也沒有無始煩惱的盡頭︰沒有老死,也沒有老死的盡頭。沒有因惑、業而生的苦果,也沒有為斷惑的修道行為。既修道的特定大智慧方法,當然也沒有相對應的體驗所得。這都是本性皆空無所得的關係。 

超譯

因此,在本性皆空沒有色相存在的前提下,當然就沒有受想行識這些感受,也沒有經由眼耳口鼻身這些器官、軀體得到的意識,更沒有色生香味這些產生色相的方法。

從無眼界到無意識界這十八界中,沒有生而為人的無謂煩惱,也沒有生而為人無謂煩惱的盡頭,更別說沒有生老病死,當然就沒有老死的盡頭。也就跳脫了輪迴。沒有因過去業力與受迷惑集結而生的苦果要承受,也就沒有為了要擺脫這些苦果所需要的修行之道,更沒有修到彼岸之上的特定大智慧方法,以及因為該特定大智慧方法而有所得的體驗。

這一切的一切,都是因為本性皆空的關係。 
無我,AI生成圖片

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。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字詞解釋

  • 菩提薩埵:菩薩。菩提覺。薩埵有情,指一切眾生
  • 般落:是梵語的音譯,是「智慧」的意思,又稱無分別智或妙智,指的是能通達一切的大智慧。
  • 波羅:彼岸之義。ˋ
  • 密:到(動詞)。
  • 罣礙:牽掛
  • 涅槃:滅渡、寂滅。佛教上指滅盡所有的煩惱,永不再輪迴生死,是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。
  • 阿耨多羅:至高無上
  • 三藐:正確
  • 三菩提:正覺(至高無上的正信正覺)

白話翻譯

自覺覺他的一切眾生們,因為修行更深一層到達彼岸之上的佛法的緣故,心中沒有牽掛。因為心中沒有牽掛,就無所懼,遠離不合裡的期盼,最後就滅盡了所有的煩惱。過去、現在與未來三世因修行般落波羅蜜多覺悟成佛的菩薩們,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正等正覺。

超譯

眾修行者們﹝眾菩薩們﹞ ,因為潛心修行般落多羅蜜多佛法的緣故,心中沒有了牽掛。又因為心中沒有牽掛,就沒有了心生畏懼的理由,進而遠離那些不合理的期盼與執念,最後到達了除去一切煩惱,跳脫輪迴的境界。而那些不管過去、現在與未來將跳脫輪迴覺悟成佛的眾菩薩們,因為修行般落多羅蜜多佛法的關係,體悟了至高無上正等正覺的一切真相,了解這世間皆是幻象。

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

字詞解釋

  • 故知:證知
  • 般若:咒,能通達一切的大智慧。

白話翻譯

由此可證,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、是大明咒、是無上咒,是一般如常又無與倫比的等咒,能除一切苦難,真實不虛假。

超譯

由前面所述可證明,般若波羅蜜多佛法是像神一樣,萬深莫測的咒(大智慧);是像光火一樣,無所不照的咒(大智慧);是至高無上,又無可比擬的咒(大智慧),是一般如常又無與倫比的咒(大智慧),能夠除去一切的苦難,使人看到真實而不虛假(或指此般若波羅蜜多是真實不虛假的)。

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。即說咒曰。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

超譯

所以,若要簡單說脫離苦海到達至高無上彼岸的心法,就這樣說它吧!「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」
這頁的內容跟心經的內容可互相參酌領悟

留言